讓 AI 幫你寫提示詞:懶人也能當提示詞工程師

讓 AI 幫你寫提示詞:懶人也能當提示詞工程師

如果你曾經用過 AI 工具,可能遇過這些情況:

  • 看了一堆「提示詞教學」,知道要具體化、給範例、迭代修正,但每次都懶得寫
  • 學了 TIDD-EC 框架,看到那六個步驟就頭暈
  • 想問個簡單問題,卻不知道該寫多「專業」
  • 看到別人的提示詞效果超好,自己照抄卻水土不服

然後你心想:「既然 AI 這麼聰明,能不能叫它幫我寫提示詞啊?

答案是:可以!而且超級好用!這才是 2025 年最聰明的用法!


什麼是「提示詞生成器」?讓 AI 當你的文案小幫手

想像你要去法國餐廳點餐,但你不會講法文。這時有兩個選擇:

  1. 自己學法文(花三個月背單字文法)
  2. 找個會法文的朋友幫你翻譯(三分鐘搞定)

「提示詞生成器」就是那個會法文的朋友—你只要用人話說出需求,它幫你翻譯成 AI 聽得懂的專業提示詞

簡單說就是「用 AI 來產生給 AI 的指令」。聽起來很繞口?想像成「用計算機算出怎麼用計算機」就對了。


三大平台的內建神器

ChatGPT:Custom Instructions(客製化指令)

ChatGPT 有個超實用功能叫 Custom Instructions,可以設定「長期有效的背景說明」。所有方案(免費版和付費版)都能使用,且會跨平台同步(Web、桌面版、手機 App)。

實際操作:

  1. 點擊右上角個人圖示 → Settings → Custom Instructions
  2. 在第一欄寫:
    我是一個露營區經營者,常需要寫行銷文案和客服回覆。
    我的風格是輕鬆幽默,不喜歡官腔。
    
  3. 在第二欄寫:
    請用 TIDD-EC 框架優化我的提示詞,然後再執行任務。
    如果我的需求不夠清楚,主動問我細節。
    

神奇的事發生了:之後你只要隨便說「幫我寫個週末促銷文案」,ChatGPT 會自動:

  1. 先問你:目標客群?字數限制?要強調什麼?
  2. 根據你的回答,用 TIDD-EC 框架重新組織提示詞
  3. 產出符合你風格的文案

對比範例:

沒有 Custom Instructions

你:幫我寫週末促銷文案
AI:(直接給你一篇平淡無奇的促銷文)

有 Custom Instructions

你:幫我寫週末促銷文案
AI:好的!先確認幾個細節:
    1. 目標客群是親子還是情侶?
    2. 促銷內容是什麼?(折扣?加碼?)
    3. 字數限制?(FB 貼文約 150 字)

你:親子,平日升級週末免加價,150 字
AI:收到!我用 TIDD-EC 框架產出如下...
    (產出一篇針對親子、突出 CP 值、輕鬆幽默的文案)

Claude:Projects(專案功能)

Claude 的 Projects 更強大,可以把「知識庫 + 指令集」打包成專案,還能上傳文件作為參考資料(相當於 500 頁書的容量)。

⚠️ 注意:此功能僅限 Claude Pro 或 Team 訂閱用戶使用。

實際操作:

  1. 開啟 Claude → 點擊左側 “Create Project”
  2. 命名專案(例如:「桌遊介紹文產生器」)
  3. 在 “Custom Instructions” 填入:
    你是專業的桌遊推廣文案寫手。
    當我提供桌遊名稱時,請用以下流程產出文章:
    
    1. 先詢問我:目標讀者、字數、風格
    2. 用 TIDD-EC 框架重新組織需求
    3. 產出文章草稿
    4. 主動建議三個改進方向
    
  4. 上傳參考資料(例如:你過去寫過的優質文章)

威力展示:之後在這個專案裡,你只要說「介紹《璀璨寶石》」,Claude 會:

  • 參考你過去的文章風格
  • 主動詢問必要細節
  • 用框架產出專業提示詞
  • 給你草稿 + 改進建議

Gemini:Gems(AI 助手精靈)

Gemini 的 Gems 功能類似「客製化 AI 分身」,可以預設角色和行為模式。2025 年 9 月更新後,還能把你的 Gems 分享給朋友或同事。

⚠️ 注意:此功能僅限 Gemini Advanced 訂閱用戶使用。

實際操作:

  1. 進入 Gemini → 點擊側邊欄的 “Gems” 圖示
  2. 點擊 “Create new Gem”
  3. 設定名稱(例如:「提示詞優化大師」)
  4. 在 Instructions 填入:
    你的任務是幫使用者優化提示詞。
    
    流程:
    1. 使用者會給你一個粗略的需求
    2. 你要用 5W1H(Who/What/When/Where/Why/How)釐清細節
    3. 將需求重組為 TIDD-EC 格式
    4. 產出「優化後的提示詞」並執行
    
    範例:
    使用者說「寫一篇文章」→ 你要問清楚主題、讀者、長度、風格
    

使用方式:之後直接選擇這個 Gem 對話,它會自動套用這些規則。


實戰演練:懶人 vs. 優化後的差異

情境:你想寫一篇露營裝備推薦文

❌ 懶人版(沒用工具)

你:寫一篇露營裝備推薦
AI:(給你一篇千篇一律的「十大露營裝備」文章)

問題:沒有針對性、沒有個人風格、讀起來像 AI 生成的。

✅ 用「提示詞生成器」優化後

你先對 AI 說

幫我優化這個提示詞:「寫一篇露營裝備推薦」

AI 回覆(自動使用 TIDD-EC 框架):

我幫你優化成這樣:

=== Task ===
撰寫一篇針對露營新手的裝備推薦文章,聚焦「三大必備裝備」。

=== Instructions ===
1. 開頭用新手常見的困擾引入(例如:不知道該買什麼)
2. 介紹三項裝備:帳篷、睡袋、照明
3. 每項裝備說明:為什麼需要、怎麼挑、預算建議
4. 結尾給個「進階裝備清單」連結

=== Details ===
- 目標讀者:第一次露營的家庭
- 語調:像朋友聊天,不要用專業術語
- 重點:強調「別買太貴」和「實用性」

=== Examples ===
風格參考:「帳篷不用買一萬塊的,三千塊的用三年沒問題。」

=== Constraints ===
- 800 字左右
- 必須提到具體價格區間
- 不要推薦特定品牌(避免業配感)

---

請問這個優化後的提示詞符合你的需求嗎?需要調整嗎?

結果:文章變得有針對性、有個人風格、結構清晰!


進階技巧:打造你的「提示詞工廠」

技巧 1:建立提示詞模板庫

在你常用的平台(ChatGPT/Claude/Gemini)建立一個專案/Gem,專門儲存常用模板:

模板 1:技術文章
模板 2:商品文案
模板 3:客服回覆
模板 4:社群貼文

需要時直接說「用模板 2 幫我寫咖啡機的商品文案」,AI 會自動套用。

技巧 2:讓 AI 自己問問題

在 Custom Instructions 加上這句:

如果我的需求不夠明確,主動用 5W1H 問我:
- Who(誰看)
- What(什麼內容)
- When(什麼時候用)
- Where(在哪發布)
- Why(目的是什麼)
- How(呈現方式)

AI 會變成你的需求顧問,幫你釐清思緒。

技巧 3:迭代優化法

第一次產出不滿意?告訴 AI:

這篇文章太正式了,幫我改成「像朋友聊天」的風格,
並且把 TIDD-EC 框架的 Details 更新後重新產出。

AI 會調整提示詞再執行一次,直到你滿意為止。


三平台比較:選對工具事半功倍

特色 ChatGPT Claude Gemini
設定位置 Custom Instructions Projects Gems
訂閱需求 免費版即可用 需 Pro/Team 需 Advanced
最大優勢 全局生效、跨平台同步 可上傳 500 頁文件 可分享給其他人
適合場景 日常萬用 專案型寫作(如寫書) 多種文案需求
學習難度 ★☆☆☆☆ ★★☆☆☆ ★☆☆☆☆

我的建議

  • 新手或預算有限:先從 ChatGPT 的 Custom Instructions 開始,免費版就能用,設定簡單效果立竿見影
  • 需要處理大量資料:用 Claude Projects(需訂閱),可以上傳相當於 500 頁的參考文件
  • 需要多種角色:用 Gemini Gems(需訂閱),可建立多個專屬 AI 助手並分享給團隊

💡 省錢小技巧:如果只是想試試看,ChatGPT 的免費版就很夠用了!等確定有需求再考慮付費訂閱其他平台。


結語:從此跟「不會寫提示詞」說掰掰

還記得文章開頭的問題嗎?「能不能叫 AI 幫我寫提示詞?」

現在你知道答案了:不只可以,而且是最聰明的做法!

與其花時間背提示詞公式,不如:

  1. 設定好你的 Custom Instructions / Projects / Gems
  2. 用人話說出需求
  3. 讓 AI 幫你翻譯成專業提示詞
  4. 產出高品質內容

好的工具不是取代你的思考,而是把你的想法放大十倍

下次當你想問 AI 問題時,先問它:「幫我優化這個提示詞」。你會發現,AI 產出的內容品質直接升級,而你只是多說了一句話而已。

記住:懶得聰明,才是真聰明


延伸閱讀

想深入了解提示詞工程和 AI 工具?這些資源值得一看:

本站系列文章(建議依序閱讀):

官方文件與教學:

想再深入研究?


實戰挑戰:現在就去你最常用的 AI 平台,設定一個「提示詞優化助手」,然後用它來產出一篇文章。記得把結果跟之前直接亂問的版本比較看看—差異大到你會想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所有人!

祝你從此跟 AI 溝通無障礙,懶出新高度! 🚀